当前,全球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数据已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要素价值凸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规则作出决策部署。北京充分发挥首都优势禀赋,不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近日,本刊记者围绕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主题,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彬华进行了专访。
加速打造数据基础制度“改革样板”
记者:数字时代,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北京在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有哪些谋划和进展?
沈彬华: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推动构建以“数据二十条”为核心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率先利用长安链技术实现公共数据跨部门共享流通,首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新模式,引导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化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地统筹全市数据工作、服务国家数据工作大局,2024 年 1 月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组建成立,提出了创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着力打造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一区三中心)的发展思路和定位。下一步,我们将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一区三中心”架构,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条主线,持续健全数据基础制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探索数据开发利用新途径,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推动国际数据交流合作。
记者:在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面前,北京如何用好首都优势禀赋,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造数据产业高地?
沈彬华:数据产业是面向未来的大产业。北京数据资源丰富、创新资源集聚、产业发展领先、数据基础设施强健,为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沃土活水。
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首都优势推动数据政策先行先试,加速打造数据基础制度“改革样板”,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动能。2022 年发布了《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对数据要素流通设施、流通市场和开发利用、治理保障等方面提出统筹要求。2023年率先印发了《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等措施目标。我们还出台了《北京市公共数据专区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数据清洗、去标识化、匿名化业务规程》等技术规范,正在筹建北京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发、合规利用。
记者: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需要持续开展制度创新,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未来,北京在数据制度创新方面有哪些规划?
沈彬华: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立足“一区三中心”的发展思路和定位,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建设有利于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制度体系,力争把北京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中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新优势,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数据产权方面,将制定并发布一系列法律、规章和标准规范,进一步明确数据产权的结构性分置,规范数据资源登记管理,完善技术标准规范,为数据确权提供支撑保障。
在流通交易方面,将以制度形式规范数据流通市场主体行为,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制定可信流通技术的顶层设计规划和技术规范,构建数据流通增值协同网络,打造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据运用共享。
在收益分配方面,将探索公共数据收益分配机制,重点解决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的初次定价及数据资产价值再创造、再分配问题,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
全面推进数据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
记者:释放数据巨大价值,激活数据海量资源,让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对于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至关重要。北京在率先形成国内领先的数据要素市场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
沈彬华: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依赖于一体化数据汇聚、处理、应用、运营、安全保障的可信流通体系。近年来,北京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形成合力,取得可喜成绩。
一是超前布局数据基础设施,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4年3月底,率先落地人工智能数据训练监管沙盒机制,开展公共数据训练基地试点,启动了分布式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打造全市数据流通的安全传输通道和可信协作环境。
二是持续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力度。近年来,我们建成了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累计开放71.86亿条公共数据;建成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创新基地,打造高自由度的轻量级数据创新实验场。在全国首创政企数据融合共用的数据专区机制,建立了首个城市级“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体系。金融专区已为68家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提供服务,累计支撑贷款金额超2600亿元。
三是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内首个“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的自主知识产权数据交易平台IDeX系统。截至2024年6月底,交易平台累计上架产品近2500个,数据交易备案规模超过45亿元。
未来,我们还将建设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仿真平台,推动国家部委、央企国企数据资源在京落地,提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能级,推进建立一批垂直领域数据治理和流通平台。此外,我们还将培育覆盖技术、服务、应用的全类型数商,深入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支持场景开放、发展特色应用、推动产业聚集,促进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北京启动了“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建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您能具体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规划和愿景吗?
沈彬华:“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瞄准在北京打造国家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核心节点的建设目标,旨在构建全市数据流通的安全传输通道和可信协作环境。它主要以技术创新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对数据流通全流程实行动态监测、主体资源监管、风险监测预警,形成供数方、用数方、监管方的多方交易互信,助力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数据要素在确保隐私安全的基础上更高质量地流通、增值。
它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去中心化存储。“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提供数据不出域进行分布式计算,以及数据按需精准出域进行受控式汇聚计算的能力。二是多中心化运营。“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考虑到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市场需求,每个行业都需要引进合适的运营方,进行专业化运营与建设。三是分级分类监管。“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通过监管促合规,通过合规促发展,对数据流通全流程应用动态监测、主体资源监管、风险监测预警等技术,形成供数方、用数方、监管方等多方交易互信。
协作网络具备三大核心能力:数据安全能力,基于隐私计算、联邦学习、可信执行环境、分级脱敏等技术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全网流通能力,基于跨链协同等技术,形成数据资源共享、数据高速流通的能力;生态共赢能力,协作网络将聚集各类资源型数商、应用型数商、服务型数商,提供数据治理、数据开发、算力资源等各类服务,最终实现产业链生态良性竞争。
记者:数据跨境流动是全球数据治理的关键议题,北京跨国企业总部众多,对相关政策尤为关注。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
沈彬华:北京积极开展数据跨境便利化流动工作,提高跨国机构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比如,我们推动北京友谊医院普外中心与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合作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建设,完成了全国首个数据合规出境安全评估案例;北京德亿信数据有限公司与香港诺华诚信有限公司签订的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了网信办组织的备案审核,标志着国家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制度在北京率先落地;由北京市机构支撑的澳门科技大学科研数据跨境流动管理系统项目,获得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颁发的0001号“个人信息保护认证”证书,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案例。即将印发的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的数据跨境负面清单,能够有效缓解企业数据处境面临的重要数据识别、评估备案标准界定等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与网信办、商务局等部门继续完善负面清单的内容,不断扩大负面清单覆盖的行业和领域,积极推进与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衔接,争取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数字政策试点在北京落地。
持续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顶层设计
记者:数据资源要成为市场上可流通交易的商品,前提是数据资产化。北京在有序推进数据资产化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沈彬华:数据资产正日益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今年以来,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为明确数据资产管理的原则要求提供了依据。北京相关行业、部门和单位也积极投入探索实践。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市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市管企业主动融入数据先行区建设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通知》,推动市属国企数据资产化全流程试点。市卫健委、市经信局积极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的数据流通,助力医保、医药数据、医疗机构数据资产化,以“三医联动”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流通交易模式创新。目前,北控水务集团等24家市管国资企业实现数据资产登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金融大数据公司两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北京积水潭医院实现1000万元数据资产增资入股,北京安定医院脱密电子病历数据估值500万元。这些都为北京数据资源资产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记者:繁荣数据要素市场,需要持续推进数据资产化。在这方面,北京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沈彬华:对数据资产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未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以问题为导向,系统谋划、全面推动北京数据资产试点工作。完善数据登记管理,探索数据资产评估机制,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据资产安全保障能力,严防数据资产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市场主体按贡献度参与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让社会共享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成果。我们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推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力争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北京数据资产实践,打造引领全国的数据要素配置枢纽高地。
记者:数据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数据安全治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对此北京开展了哪些工作?
沈彬华:数据具有可复制、非排他、难追溯等特性。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数据的这些特点对数据流通安全保障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北京市严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探索适用数据特征的治理规则、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不断提高治理能效。一是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强化安全监管,完善安全标准指引,运营者强化数据安全防护与管理,形成了共同保障首都数据安全的工作体系。二是政务数据不出政务云,建立统一认证体系实现身份可鉴别和抗抵赖,建设区块链隐私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可追溯,建立重要与核心数据目录,实施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措施,逐步形成数据安全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三是建设数据流通与安全治理监管沙盒、数据安全监测预警等监管机制,实现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北京市将在数据安全方面不断探索,坚守安全底线,推动首都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
记者:丁兆丹,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记者
来源:《前线》杂志社、北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