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萍: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效能

2024-12-0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姜晓萍在《国家治理》撰文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科学合理,国家安全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新征程上,我们要清醒认知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时代特征与内在逻辑,深刻领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内涵,着力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效能。

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

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效能

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更是决定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精辟阐释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的先导性、保障性定位;精准描绘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对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基础性作用;精细明确了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途径。我们要深刻领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与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时代特征、内在逻辑与科学内涵,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治理效能。

正确认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时代特征与内在逻辑

成熟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应对社会风险的基本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从治理主体视角清楚阐述了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关系与角色定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将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以系统治理连接党委、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精辟揭示社会治理主体的新型互动关系,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促进社会治理机制的高效运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仅突出了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中的作用,而且提出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理念。“人人有责”凸显了社会治理主体的人民性和广泛性,改变了过去将社会、居民作为社会治理的对象,强调人人都有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人人都是美好社会环境的建设者;“人人尽责”凸显了社会治理机制的协同性和有效性。社会治理何以有效?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用什么样的机制促进参与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合作生产、价值共创。“人人共享”凸显了社会价值目标的普惠性和公平性,体现的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此,“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更加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内在逻辑。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风险社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社会风险的跨界性越来越强、传导性越来越快,破坏性越来越大,不仅影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也会制约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新思路,并且首次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将社会安全作为实现总体国家安全的关键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进一步聚焦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必然联系,明确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是当前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是实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必须以维护社会安全、保障国家安全为目标,才能确保方向明、道路正。只有通过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整合优化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全周期的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全过程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全要素的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提高应对社会冲突的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政策创新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治理价值理念、体制机制、路径方法的认识,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被实践证明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符合社会治理规律的科学制度体系,表明我们党具有强大的制度回应能力、调适能力和创新能力。

深刻领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科学内涵

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既包括参与社会治理的各主体及其之间的协同互动,也包括协同的规则、方式途径、共同目标等,基本涵括了主体共建、规则共遵、机制共治和价值共创等科学内涵。

主体共建指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主体及其在一定规则下形成的职责分工及统筹协同机制,它是构建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参与社会治理的各级党组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等,各主体间通过权力、义务分配形成的权责关系和协作关系。“党委领导”是社会治理主体共建的根本,各级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领导力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政治引领、组织动员、机制统筹作用;“政府负责”是社会治理主体共建的基础,指政府承担社会治理的主责主业,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政策制定与执行、资源配置与整合、安全监管与秩序维护等作用;“社会协同”是社会治理主体共建的基调,指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社会政策参谋者、公共服务生产者、社会矛盾化解者、社会公平推动者、社会安全守护者等作用;“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主体共建的基石,指构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和渠道,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规则共遵指治理主体共同遵守规范社会行为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既包括规定社会治理主体权利义务关系和约束治理主体行为的正式制度安排,也包括行政文化、伦理道德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旨在通过建立外部的客观规则网络和内在的主观价值观念来引导或约束治理主体的观念和行为,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担其责。主要强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引导治理主体和社会成员养成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解决纷争的习惯。同时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通过行为规范、乡规民约、行业章程促进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促进社会凝聚和社会团结,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

机制共治指保障治理主体间协同运行的途径、方式、方法。包括科学决策机制、协同联动机制、权责分配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动态调控机制、约束激励机制等,旨在建立健全权利与义务统一、风险与责任关联、激励与惩戒并重的制度体系,通过机制的链接构建党领导下政府和社会、政府和市场的互动协作机制,在社会治理中激发政府动力、保护市场活力、开发社会潜力,促进社会治理的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提升社会治理的整体绩效。

价值共创指共同缔造社会治理的愿景与目标。既包括增加民生福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生活美好的民生基线,也包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安全防线。旨在统筹民生与安全,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优质化,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有效防范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将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平安中国建设效能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更加明确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是当前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聚焦关键问题,找准着力点,采取有效举措,以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

一是坚持党对社会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根本保证。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和组织领导,善于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党对社会治理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导航、思想铸魂、组织聚力、底部筑基的作用。

二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强社会治理共同体。健全职责明晰化、权力规范化、运行协同化、流程便捷化的社会治理主体责任体制,促使政府依法履行社会治理核心职能,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政社互动、政企互动、政民互动的社会治理联动机制,激励社会组织、企业、公众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参与社会治理,在共同分担责任的基础上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石。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三治融合”“溯源治理”“无讼治理”“微网实格”“三所联动”“五社联动”等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信访制度,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快速回应群众关切,敏捷处置风险隐患,使风险预警防范靠近第一线,矛盾纠纷化解在城乡最基层,社会安全保障遍及城乡最末梢。

四是着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基层治理韧性。建立健全平安中国建设协调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力量,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协同链条,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加快智能社会治理建设,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的驱动效力,打造线上线下交汇融合、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智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精细化的服务感知、精准化的风险识别、网络状的行动协作、交互式的智慧社会治理云平台,促进“智治理”与“善治理”兼具,“精治理”与“微治理”相融,提高社会风险的预警防控能力。

五是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上下联通,统一归口、职能明晰、有机衔接的社会工作领导体制、运行机制,调动各方力量推动社会工作的现代化。健全民意表达和回应机制,在社会工作中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加强对城乡基层治理、两新组织等重点领域和新社群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增强领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加大专业教育培养力度,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建好用好社区工作者、社工专业人才、志愿者等队伍。健全社会工作队伍的约束激励机制,通过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激励保障等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治理能力。

六是健全社会心理安全生成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搭建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心理援助、心理治疗等服务。加强对心理健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同时鼓励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强化应急心理干预服务,在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中,迅速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受影响群体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

来源:国家志理杂志  作者: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姜晓萍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
目录